news
“总分260,没进复试线。刷了3小时朋友圈,看别人晒成绩、晒旅行计划、晒offer,我躲在被子里哭到天亮。”
——这是林同学查分后的微博置顶。但,48小时后,她更新了一条动态:“原来Plan B也可以这么酷。”
考研出分后的24小时,社交媒体上的情绪像过山车:有人狂喜,有人崩溃,更多人陷入“接下来怎么办”的迷茫。
但你可能不知道:
✅ 2-3月是全球硕士申请最后的“黄金急救期”
✅ 没有语言成绩也能上车(比如英国、澳洲)
✅ 某些专业的申请截止日甚至比国内调剂还晚
【成绩不理想≠人生失败,另一种选择同样通往星辰大海】
“考研失利并不代表你不是失败者,只是被单一赛道的规则暂时绊倒”
国内考研像千军万马走钢丝,而留学申请是带着地图闯森林——有人靠科研论文开路,有人用实习经验披荆斩棘,甚至你备考时练就的“时间管理能力”,都能成为文书里的加分项。
��️ 材料变废为宝:
· 考研准考证→ 学术潜力的时间线证明
· 复试准备的思维导图→ 个人陈述中的研究方向框架
· 导师邮件沟通记录→ 推荐信素材库
�� 国家选择策略:
类型 | 推荐地区 | 关键优势 |
急性子选手 | 英国、澳洲 | 无雅思可申,4—6周出offer |
预算控 | 马来西亚、欧洲 | 年花费8-15万,部分免学费 |
名校情结党 | 香港、新加坡 | QS前100院校密集,回国认可度高 |
Q:考研和留学同时准备可能吗?
“我去年2月25日查到分数,3月2日签了留学机构,4月拿到悉尼大学Conditional Offer,5月考出雅思,现在正在写期末论文。秘诀?把考研的执行力平移过来。”——Leo(悉尼大学Data Science硕士)
Q:双非背景会被卡学历吗?
“双非均分86,国内考研失败。火速找中介制定留学计划,拿下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传媒学offer。关键是把考研时读的专著写成Research Proposal。”——小雨(UvA在读)
2025年2月25日,可能成为你简历上这样的存在:
“2025.2-2025.8 完成海外院校申硕规划、语言备考及申请,获3所QS前100院校录取”
是不是很酷?
我们祝每一位认真努力的学子都有美好的未来!
附2025考研国家线
PREV:无
领拓国际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01388号-2